作者投稿

我校学报2012年二次文献转载创新高

发布时间:2013-04-25访问次数:

继我校学报特色栏目“庄子·道家·道教研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专门推介和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表扬后,近日,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中心又传来喜讯,《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摘报》、《教育科学文摘》、《高教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复印、转载、摘登14篇,创学报近年来年度转载篇数之最。

据悉,在该中心138条检索途径检索到的全部期刊(共2315种)中,我校学报列第596位;

在全国师大(含师院)的学报中排名第32位;

在河南省师范院校的学报中,仅次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排名第2位。

上述优异成绩,是在我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在校内外专家作者的鼎力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 坚定办刊方向

学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严把稿件的政治质量关和学术质量关;加强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建设,引领学术研究,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学术热点。比如周晓丽博士的《何为创新文化》、王德军教授 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及启示》、梁燕华博士的《全球化与教育政策:危机中的隐性变革》等一些关注社会热点为题、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和理论创新的文章被《新华文摘》(2012-23期)和《教育科学文摘》转载、摘录。

二、 明确办刊宗旨

牢固树立学报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积极发挥学报的窗口作用,稳定刊物规模和发文篇数,注重内涵发展。2012年学报发表的我校4位教师的文章被转载,他们是韩桂玲博士的《论资本逻辑与教育的责任》、贾文华副教授的《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引领作用研究》、陈道明教授的《论积极课堂心理环境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谷红丽博士的《<诗经>卫风之木瓜、木桃、木里名物考》,它们分别被《高教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复印。

三、 创新选题思路

2012年伊始,编辑部就选题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努力开拓高质量选题的稿源渠道。全年发表论文414篇,省部级基金项目文章比率较上年明显提高。其中仅国家社科基金文章就有11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文章30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高层次研究机构作者的文章常见于各期;另有我国台湾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林明理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徐玮在本刊发文,扩大了学报和学校的影响。

四、 实施名栏战略

学报注重栏目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开办的“庄子&middot;道家&middot;道教研究“和“名家特稿”等栏目效应明显,刊物特色日益彰显。此两栏目选稿,从作者层次和稿件质量上都坚持高起点、严把关。“庄子&middot;道家&middot;道教研究”栏目开办首期,即引起了《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关注,用较大篇幅对栏目和文章予以推介和摘要。名家特稿和特色栏目的高学术品位,有力地带动了其他栏目作者层次和文章学术质量的提升。

五、 加强队伍建设

学报编辑部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理清思路,科学定位;制定并修订完善了选稿、审稿、编辑、校对、发行等制度,特别是编辑工作中严格按照《稿件处理流程》办事,职责分明;同时,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加强编辑业务学习的督促和引导,编辑人员素质有较大提升。由于上述做法,编辑部工作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

六、 做好外联工作

在提升内涵、搞好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走开放办刊之路,积极走访兄弟院校,借鉴他们的办刊经验;积极参加学报和高层次专业学术会议,了解相关学科研究动态和约请专家投稿;主动联络主管部门和国家及省学报研究会,争取它们的支持;加强与二次文献机构联络,主动宣传推介学报的报道动态和选题计划,及时做好文摘卡的制作和送达,拉近与二次文献的心理距离。

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报编辑部全体同志一定会珍惜目前,奋力开拓,争取更大的突破。

上一条:学报编辑部召开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会议 下一条: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创佳绩----2012年学报工作总结及2013年春节假期安排会议

关闭